2021 年 01 月 11 日
芬兰瓦锡兰(Wärtsilä)增材制造中心(WHAM)的最新成就是成功测试了为其发动机设计的3D打印金属部件。瓦锡兰与全球工程公司Etteplan合作进行此项工作,该项目旨在证明3D打印已准备就绪,可以在海洋工业的广泛应用中采用。
瓦锡兰智能设计总经理Andreas Hjort说: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将零件放入发动机中,结果是不言而喻的—发动机总是说实话。3D打印的设计自由正在为新产品开辟许多增加价值的机会,并改善了现有产品的性能。”
瓦锡兰和3D打印
WHAM多年来一直在小规模使用3D打印,并在其设施中配备了塑料,碳和金属打印机。自2018年以来,该枢纽一直试图通过当地大学的参与来开发“区域生态系统”,以使Vaasa(瓦锡兰发动机设计的所在地)成为结合行业技能和学术界的世界级3D打印中心。
WHAM的首个成功案例是在2019年对重型发动机零件的复合起重工具进行了3D重新设计,事实证明,与许多传统的实心钢起重工具相比,该工具更轻,更紧凑且更易于使用。该工具首次尝试可举起240kg发动机活塞,最大举升能力为960kg,不变形。为此,瓦锡兰使用了位于美国的金属和碳纤维3D打印机Markforged制造商的工业X7系列3D打印机。Hjort说:“市场上对3D打印是否能生产出足够坚固的重型发动机零件感到怀疑。但是我们的研究和测试无庸置疑地证明了这种材料不是障碍–实际上,3D打印提供的机遇远胜于限制。”
瓦锡兰创新专家Juho Raukola表示:“增加3D打印量将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,使全球制造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 WHAM一直处于这一趋势的最前沿,我们的目标是继续为客户提供突破性的定制3D打印零件,以节省成本,缩短交货时间并消除仓储和运输要求。”